食用农产品全链条食安追溯以保障农产品安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农业物联网为核心技术支撑,融合企业产地准出、政府监管、消费服务等功能,构建信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业全产业链安全追溯系统通过为农产品建立“身份证”制度,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解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问题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的农产品营销问题,推进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建设。
1、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管理
生产主体可通过该平台建立起系统规范的生产管理制度,实现对投入品使用、农事生产过程等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数据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并实现企业信息的追溯。系统提供信息上报功能,企业台帐信息和自检数据将实时上报至政府监管平台。
2、农事生产数据自动采集
生产者通过手机,即可实现播种、浇水、施药、采收等农事操作数据的自动、精准、批量采集,不依赖电脑和网络,数据自动存储,且能同步上传至政府监管平台。有效解决了数据采集繁琐、不准确、工作量大等问题。
3、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
政府通过该平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时监管及对其日常工作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农产品的投入、生产、检测及上市过程的实时监管、监测、预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追责机制。
4、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
消费者可通过手机、移动设备、网络等方式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方便快速溯源和放心消费。
1、静态追溯
“一品一码”,适用于包装食品,包装食用农产品。对同一品种批次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要按照规定的追溯编码规则,赋予特定的识别追溯码。即赋予每批次产品一个专属“身份证”,产品有了“身份证”后,便可轻松实现追溯源头、识别真伪、追踪去向、内部控制、公众查询等功能。
2、动态追溯
“一批一码”,适用于散装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系统在云追溯体系下,扫描供应商食用出库单的二维追溯码,实现入场登记并打印生成新的可追溯二维码出库单给到下游客户入场,从而完成追溯链条串接。实现种养殖→运输→流通→餐饮服务→消费者。消费在农贸市场购买散装食用农产品通过扫描购物小票,可以轻松实现追溯;在餐饮服务消费时,通过扫描番茄炒蛋追溯码,可以知道蛋的来源,番茄的来源。